体育馆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平急两用”进展及现状困境

针对气象灾害,体育馆以其面积大、灵活性高等特点,在兼做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上比学校、社区服务中心更具有优势。但由于目前暂没有“平急两用”的改造标准出台,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以盘活存量资源、高质量“平急两用”韧性建设为目标,探索依托既有体育馆建筑规划建设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的策略路径。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分析了体育馆兼做避难场所时在安全性、空间功能、设施配置和平急转换时效方面的现状困境。


一、体育馆兼作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研究进展

1.1 体育馆兼作避难场所的研究集中于平急转换要点

多位专家学者已关注到体育馆作为避难场所的潜在价值,并对于体育馆的平急转换提出重要论述。曹岳超、王浩为等分析了体育馆“平急两用”时在规划选址、建筑设计、功能布局、设施设备方面的设计要点。在空间设施等硬件优化的基础上,陈明利、马丹祥等则从管理运营角度切入,强调体育馆作为避难场所时,应关注工作人员素质、应急响应能力的提升,以及平急转换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1.2 以灾害应对为导向的体育馆兼作避难场所研究多集中于地震

部分学者针对体育馆在地震背景下的“平急两用”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作为地震避难场所的适宜性和平急转换的策略。马晓歌等提出将体育馆应急避难功能纳入城市地震应急避难体系,通过场馆管理与规划、场馆运营单位日常管理、主管部门管理和编制体育馆地震应急预案等方面开展避难化改造。武陈则以绵阳市九洲体育馆为例,从建筑结构安全、既有设施配置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体育馆作为地震避难场所的可行性,为体育馆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1.3 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与体育馆“平急两用”的交叉研究存在空白

已有学者针对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鲜有聚焦于体育馆的探讨。张程鹏基于上海市的风暴潮洪频发现象,对1380处防汛防台避难场所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陈珑凯则针对深圳市台风暴雨频发导致的室内避难场所频繁开放问题,指出了有效避难安置容量不足、防疫设施条件不佳等挑战,并提出了加强室内避难场所建设的建议。


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体育馆作为避难场所的研究多侧重于抗震避难方面,对于气象灾害多发地区的体育馆作为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要点关注不足。体育馆类避难场所与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之间的交叉研究存在空白。

体育馆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平急两用”进展及现状困境

二、体育馆兼作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的现状困境

2.1 场馆防风雨性能有待提升

体育馆作为片区人民的应急庇护所,其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是作为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的关键。然而,体育馆虽设防等级高,但维护不当仍易受灾。如“山竹”台风导致深圳大鹏文体中心屋顶受损,“杜苏芮”台风造成泉州海峡体育中心顶棚外部的表皮脱落,佳木斯悦城健身体育馆更因暴雪坍塌。这类事故一旦发生于被列为避难场所的体育馆,将直接影响其启用,甚至威胁避难者的安全。因此,研究如何筛选风雨防护性能好的体育馆,并提升其抗灾能力,确保灾时能提供应急服务,亟待研究。


2.2 空间精细化设计有待完善

由于缺乏标准指引等原因,我国室内避难场所建设尚处满足避难人口容量需求的初期阶段,缺少对于场所内部空间的精细化设计。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场地设计需注重功能分区和动线规划。现行标准对避难场所的功能分区要求较少,多关注配套用房、建筑面积等指标。功能分区方面,深圳市室内避难场所虽有挂牌分区,但普遍存在缺乏针对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况的精细化分区,并且管理未与分区有效结合。动线设计方面,多数场所仅设外部道路指示牌,缺乏优先通达、遮蔽风雨的线路规划,无法保障避难对象在灾时自行选择道路的安全与高效。内部道路设计仅满足消防疏散标准,对避难化改造和人流、车流、物流动线设计考虑不足。


2.3 设施配置合规性有待加强

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应储备应对气象灾害的物品,但现有室内避难场所常无法满足基本配置要求。尽管《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等文件提出了避难场所的应急设施配置标准,但场所实际配置情况仍存在不足。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调查发现多处避难场所缺乏应急供电、广播系统,物资储备条件不达标,可能导致灾时断电、通信不畅、物资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避难服务质量。此外,现有标准对特殊需求避难人群和极端气象灾害下的应急设施配置指引不足,体育馆等避难场所也缺乏相应设施和物资配置。


2.4 平急转换时效性有待优化

体育馆作为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其平急转换的效率至关重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台风预警对应的影响时间分别为24小时、24小时、12小时和6小时,而暴雨预警则对应更短的时长,分别是12小时、6小时、3小时和3小时。因此,体育馆需迅速完成平时与急时的功能切换,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作为避难场所对外开放。然而,根据实地调研,超大城市的体育馆在兼作避难场所时,往往存在避难化转换思考不足、缺乏标准化平急转换机制、实践经验较少等问题,导致平时与急时功能产生冲突。(作者:陈子宁,杜菲,雷婧,孙哲禹,韩刚团)




上一篇:“平急两用”公共基础建设的规划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下一篇:体育馆气候适应型避难场所“平急两用”全链条策略要点

在线咨询 400-666-8495